
有一段时间,母亲来疗养身体时住在我家,一天,正准备用餐,母亲随口说了:“弹弹,快来吃饭,看妳跟外婆比赛,谁吃的最快?”那时候的我正在炒最后一个菜,听到这样的话,我马上回:”妈,吃饭有什么好比的?如果吃太快噎着了怎么办?吃饭就单纯享受吃饭,孩子有自己吃饭的步骤,比赛干嘛?”
因为我说了这样的话,母亲从此以后闭嘴,不再对我的孩子随意给批评与批判,也不干涉我的教养,她静静地看着每个孩子在教养中的大不同,产生的不同个性的孙子,一直到最近,母亲说出这件事,我才懂,母亲对我跟女儿的尊重,其实是我争来的,母亲感叹地说:”反正我说也没用,从小妳就是个讲不听的孩子。“
于是,女儿会告诉我某些事情,当她朋友说:”这个跟大人说会被骂。“,
她说了却不会被骂,还可以把所有心中的疑问解开时,她才慢慢的又开心的跟我聊个不停,有一天她很困惑地问我:“为什么某某某跟我说的秘密都不能跟大人说?”,我问:“妳有问过她为什么不能说吗?”,女儿点点头说:“她说,爸爸会骂也会打,妈妈不会打不会骂却会一直讲一直讲很久(说教)。”
我问孩子:“妈妈会这样对妳吗?”,女儿摇摇头说:“不会!所以我才不懂为什么不能说?我觉得跟妳说很棒,说出来,妳都会帮我。”,那时候的我才懂,原来,对大人的不信任也会因为同侪的影响,而让孩子挑起敌视大人的情绪,不被影响的孩子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累积多少对父母的信任才能对抗?
亲子之间,最重要的不是可以教孩子什么,而是,紧紧拉住父母与孩子间,那条名叫“信任”的线。那些父母最害怕孩子结交所谓的“坏朋友”,或许不是行为坏,而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伤太重,失去了对大人的信任,其他父母真心害怕的是,自己的孩子被这样的朋友挑起了对大人的“不信任”,而产生的所有反抗。
现在的我很珍惜每天跟孩子天马行空乱聊乱问的每分每秒,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闭上了她的嘴巴,不愿意再跟我聊天,我不会怪她变孤僻,也不能怪她“讲不听”,我只会想,到底我哪时侯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又该如何取回信任?
现在的我懂了,一直到现在,即使我已经长大成人,跟父母讨论事情的时候,我还是可以感受出父母强烈地希望”妳就该照我说的做“,那言语后面的不信任与想控制。
现在的我,即使早已理解我的父母,也同理了我父母当年的无助,我找回了亲子间的感情,只是,失去的信任还没找回。
我一直都是父母心中,那个“讲不听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