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友:老师,您好,我有幸在贴吧中了解到这样的存在,人生如修行,小子在修行途中有一些困惑,想向您求教。最为迷茫和困惑的就是关于宗教信仰的选择,或许是与宗教机缘深厚,遇佛信徒、道信徒、基督徒等教众,曾向我传播佛法、教义和福音。
虽然本人灵智有限,但也深知所闻都是大智慧,曾有皈依的心念,但可能还是机缘不够,未曾如愿。而且反而愈发的相信和认可,就愈发的迷茫而不知如何选择,有人曾劝诫我要专一专性,也有人开导我说可以多修理法。若是直指本心,并未想从教派中获得太过世俗的回馈,信仰也好,依靠也好,工具也罢,或许都是皮相。
但是我听闻能量修行的形式很多,但是功能却有差别,要有口诀经文加以修持诵读,方可得到神明庇护。所以弟子愈发迷茫,不知该皈依何处,抑或是效仿老师您,来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问题大体于此,望老师百忙之中看到此留言,可以指点学生一二,不甚感激。谨拜谢。
择罡师父: 有什么可以帮助你呢?
群友: 老师,我该皈依何处,修持何家?
择罡师父: 师父问你,你用膳通常会如何选择呢?
群友: 如果不是有特殊的情况,自己的话随遇而安,就近,便宜能吃饱就好了
择罡师父: 那么你这个选择就只是身体本能的需要,而并不是依照自己的喜好,若是这样,你便不能享尽天下之美味食品了。在于择罡来说,从前也像你一样的选,皆因当时择罡并不知道原来天下间是有很多美食。但是后来择罡发觉这不是自己的人生目标及向往之后,便从新去钻研那些又可口又美味的东西,从而领悟到一个道理,原来美食也不一定需要昂。
也不一定只靠外表美便是好东西,因此,择罡便依靠自己的尝试去领略何种东西是适合自己的需要,至于谈论何种宗教是较为好或差的问题。我的见解是无需这样分别,皆因这都只是一种载,而并不是全部。
在于本门来说,本门不属于五大教派之中,这就是先师不欲受到现有宗教的、仪式、教规的规范,而创新另一门派,择罡从学习过程中,先师只一直灌输做人的真理,能令择罡懂得做人处事之正确方,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先修己、后修心、再修法。有很多时,择罡曾向先师诉说,为何不先教择罡一些法门好让择罡能加以利用? 但先师总说,先把你要修的修好吧,当时,择罡也曾怀疑先师是否真的有能力教化择罡呢?
群友:老师所说的法门就是一些”功能”么?
择罡师父: 是,当时择罡也觉得先师一直教给择罡的道理也很合用,于是唯有继续跟随下去,直至有一天先师找择罡进入他的卧室,当时先师对择罡说,授于你法门有何难? 但最重要的就是你如何使用,先师对择罡说,若然你的心能够修正,那么神明便会到来指引,又何须外求呢?
群友: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位老师曾跟我说,功德到了,功能就到了,或许是一样的意思吧,否则这些法门可能是双刃剑。
择罡师父: 刚刚你这话就是说了我想说的,以上择罡所说的能否给到一点意见吗?
群友: 是啊,很多人修行其实更多的为了法门和功能,起初,我信神拜佛的时候是单纯的敬畏,后来也不过是为了身体健康,达到自己的欲望,我曾经觉得,只要对得起良心,问心无愧,不是害人,任何神明,任何宗教都会保佑我的。可是后来一个师父听我说的事,觉得我有一些所谓的 灵体 机缘,想度化我,可是当时觉得那种东西很玄,很可怕,我只想过普通人的日子,安稳的生活.
择罡师父: 我所想的与你所想的一致,看来我们是同路人了。
群友:一定是的,只是老师您比我看得更远,更深邃,弟子还是很迷茫的。
择罡师父: 见笑了。
群友:有人告诉我,有了能力或者自身不必担忧俗世困扰,应该去帮助别人,当时我很不以为然,后来我觉得,这其实也是积功德,或者是积阴德,但是想帮人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没有能力,有时候世间事挺讽刺的,宁愿相信是自己的错觉和一厢情愿,至少听过老师讲解,心里很安定,是我太过于执念了。
择罡师父: 在择罡的经历来说,有些人是按照上天之安排到临这世间上的,因此是有任务在身,所以便拥有个别与人不同之处,若能把此潜能解封,可有一大作为,若归于平淡,难得自由自在而随心所欲,也是痛快之事也。我教导我门下之弟子,在修炼过程中无需着重形式、无需着重规范、也不需注重繁文缛节,只注重内心之修为及人品之修炼,若能达到此要求者,择罡便可授予法门,这便是择罡之一贯作风了,但这个当然只是择罡之意见。
群友: 老师的教派更适合当世。
择罡师父: 你说得对,这也是先师创造本门派之宗旨了。
群友: 学生敬佩。
择罡师父: 见笑见笑。
群友:若有机会,定当面拜谢老师。
择罡师父: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