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马起源及误区】

【出马起源及误区】

出马起源及误区


一. 出马起源

出马仙,出马弟子,是近10多年来在法界新兴的称呼,常见许多人自称出马弟子,堂口之说,喧嚣尘上。那么出马仙的起源究竟是如何,是否如一些人所说,具有悠久的年代历史。

实际上,出马仙出现的时间,并不久远,从年份来讲,不过只有百来年的历史而已,对比其他宗门来说,属于较为年轻的法统。

首先,了解一下出马的基本情况,出马仙以五仙为首,分别是:狐狸,黄鼠狼,白蛇,老鼠,刺猬。出马的形式以堂口为主,意思是,一个普通人要成为出马子弟,首先必须得到五仙之认可,再由已经拥有堂口的先生为其开堂封身,便可正式成为出马弟子。这个形式与茅山法脉相似,而实际上,出马本身便是结合茅山法脉所诞生的。

那么出马究竟如何诞生的呢,为何它的历史只有短短百来年呢。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提到一个事件:闯关东。在民国时期,有一段大规模移民浪潮,由山东人民为主力,大量汉族人民迁移到东三省,想要在这里谋求生机。

在这种情况下,新迁入的汉族和原来居住此地的满族,开始融合交融,双方的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产生出新的文化,而出马仙,便是文化融合碰撞的产物。

出马仙遵从的是动物灵,相信动物灵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出马的传承方式,如同传统茅山一样,由师父帮助弟子建立道场(堂口),传授其法脉。

而出马仙所尊的五仙里,狐狸和黄鼠狼是满族萨满教中尊敬的先灵,满族人相信狐狸和黄鼠狼都是十分具有灵性的动物,对之善,招好运,对之恶,招厄运。刺猬与蛇,在山东地方祭祀中,被称之为白娘娘,属地方神明,山神类,鼠则被认为是财神爷,可招财运来。

出马仙本身上便是两种文化的结合,由山东的道教法脉结合满族的萨满教所诞生的新兴融合教派。

二. 出马的本意

最初的出马仙并非是如今所流传那般,满地开花的形式,最初的出马仙分为家族传承和师徒相传,家族传承即为一辈传给一辈,只在血亲之间传递,师徒相传,则趋向于茅山传承中,师父教导弟子,在将衣钵传给弟子,让其继续发扬。

家族传承的特点在于,按照村落分布,即为一个村落中,只有一位出马弟子。这类情况中的出马弟子不会向外发展,只会负责本村落的情况。

师徒传承的特点在于,走江湖的形式,不会局限在某个地方,随处可行,随遇而安。

两种传承的性质都有一个共同点,指引。出马仙最初的本意,并非如同现在这般广泛,最初的做法,都是为老百姓们排忧解难,教导道理,因此在早期的时候,许多出马弟子往往都是一些教书先生。

三. 出马误传之开堂口

现今来说,常常见得一些情况,一些事主被灵体所纠缠,寻求帮助时,一些自诩出马仙的人,便告诉事主,身上有仙家,需要出堂,这样才可解决问题。

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依照正统出马仙来说,其实会依照茅山法的做法,为事主驱邪避害,而不是要求事主出堂。正统出马唯有家族和师承两类,而这两种,都并非轻易可得,需要专门系统学习,经过考验后,才可得到认可。

四. 出马误传之降神

出马仙的特点在于请神上身,这个是萨满教和茅山法脉皆包含的部分,但需要,请神上身只是一个通俗说法,实际上正统的说法,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附身,神明将人的意识取代。

在茅山法脉里,有请僮身之说,出马仙的请神,便是茅山术中的请僮身,意思是请老师公上来帮忙。

现今来说,许多神婆神汉,都会有类似请神上身的情况,被附身者,往往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抽烟喝酒,骂人打人,更有甚者会请逝者附体,这类情况是错误且极其危险的。

依照正确的法理来说,神明是不需要附人身,即可处理事情的,唯有鬼类才会附人身,行鬼魅谎言。

五. 出马误传之五仙

出马仙主要供奉的是为五仙,狐黄白柳灰。正统出马来说,供奉的便是这五种动物灵。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分类。

而如今却出现了诸如十三太保,十八大庆,二十四诸天等说法,这些说法其实都是为有心之人杜撰出来。

如今许多人打着出马之名头,到处行事,若是问其供奉之位,何路仙家,却是全然无本家。

这类情况之下,更多的都是招摇过市的骗子,或者是混杂在其中的邪师,运用鬼通行事。

结语:

出马仙作为一个地区文化产物,并未有过多的影响,出马仙未有出过东三省,等多的隐蔽在镇村之中,而如今出马林立,又有几人是真,几人是假。

修行之路,非短暂可成,需要懂得分清,何为金玉良言,何为鬼魅谎言。

择罡-灵道学堂执教导师暨茅山真心教阳师,以入世体悟教授人生哲理并传授法门,专业解决灵异灵界事。 欢迎咨询。(QQ:2602944835)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