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择罡是一名灵性导师,因而常常会接触一些心理存有问题的求助者。
从多年处理过的个案中观察到,来找择罡指引的一些当事人,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部份是来自童年时遭到不同程度及种类(包括被殴打、精神虐待、性侵犯等等))的“人为伤害”,而引致成长后心理产生困扰,择罡希望看到以下这个案的家长朋友,不要让孩子继续被伤害下去了,而受害者亦要懂得求助 。
以下是求助者“玲玲”(化名)的真实个案,“玲玲”现时29岁,外表是个性情温和的未婚女子,因“玲玲”与人相处时,内心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令致她虽然与爱人恋爱多时,但仍未能有信心与爱人结婚,就着这个问题“玲玲”来向择罡求助,择罡便引导“玲玲”把内心的问题诉说出来了。
据“玲玲”说,她小时候因父母工作忙,父母经常把她寄养在邻居家。负责照顾“玲玲”的是一对慈祥善良的老夫妇,而老夫妇亦同时照顾着他一名孙女“明明”(化名),“明明”年纪比“玲玲”大一点,而“玲玲”和「明明」是在同一所学校念书的,所以老爷爷总是一手拉着“明明”一手拉着“玲玲”,把他们接回老夫妇家中吃饭。
小屋里总是回荡着老夫妇欢声笑语,奶奶包的韭菜饺子特别香,爷爷的手又大又暖。“玲玲”记忆里那段经历全是温馨。。。

直到很多年以后,“玲玲”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位邻居老太太,她一下子认出了玲玲,这邻居老太太热心的拉着“玲玲”寒暄。
最后这位老太太颤抖的摸着“玲玲”的脸心疼的说:“我可怜的孩子,那时候,你真苦。”这句话就像是打开“玲玲”记忆大门的密钥暗语。
“轰”的一声,“玲玲”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把她推进了一条狭窄幽长,满是飞尘的密道,“玲玲”迟疑的进去了,但“玲玲”感到越走越黑,越走越害怕。突然“玲玲”听见深处传来一小女孩凄厉的哭喊和求救声,这小女孩颤抖惊恐的声音一直在“玲玲”耳边萦绕。
“玲玲”焦急的四下寻找,终于看到了自己童年时,小小的她蜷缩在走廊的一角,被人高马大的“小悠姐姐”用力的踢打撕咬。那时的“玲玲”,她只知道哭,只知道求饶,可她越哭“小悠姐姐”就越兴奋,打得越起劲。小小的“玲玲”呆呆的愣在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原来“玲玲”的童年是这样的,而“玲玲”自己竟然全然忘记。

后来“玲玲”搬了家,转了学,可依然被欺负。
孩子是最敏感聪慧的,他们总能从茫茫人海中追踪到“玲玲”眼里闪过的卑微和怯懦,他们看透了“玲玲”对强权有多么的恐惧。故此“玲玲”就像被贴了标签一样,始终游走在人群的边缘。
“玲玲”长大以后,在她成人的世界里很少直接的与人接触,虽然她的朋友们都向她展示微笑友好,可是“玲玲”心中总存在一种惯性的莫名恐惧,恐惧与人接触便会受到伤害,因此“玲玲”总是无条件的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害怕看到别人的不满和失望,到后来就变成了大家眼里最不起眼最不在意的便利贴女孩。
“玲玲”从来不知道令她变成这样的原因,“玲玲”以为这是她天生软弱,是命中注定。
直到这次与择罡详谈中唤起了回忆,才让“玲玲”想起了她潜意识里一直故意遗忘的那些黑暗岁月。“玲玲”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做到把所有痛苦和难堪整理打包,丢到记忆最深的黑洞里,然后若无其事的继续生活。说到这里“玲玲”流淚了。

择罡以往接触的个案里,和“玲玲”有着相同经历的也实在不少。
在医学上,这种对于会给精神和肉体带来极大痛苦和折磨的记忆,大脑机体就会对此作出干扰,以免精神再次产生相同的感受,心理学称这种现象叫选择性失忆。
“玲玲”与择罡经过详谈后,终于明白长时间以来,她那么卑微的讨好每个人的原因,因为她怕再被欺负,怕噩梦重演,童年的记忆虽然被刻意的忽略,但那个屈辱的阴影一直如影随形片刻不离她的脑海,令她害怕与人相处及对人失去信任。
择罡接觸过不少和“玲玲”一样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性格里的某些偏执源于哪里,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常能看到许多身体完整但性格残缺的人,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童年恶梦记忆片段留在脑内深处。我们见过一些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暴戾者,因为他们的童年就是在父母无休止的打斗中度过的,所以他们也会认为辱骂和殴打是正常有效的沟通方式。

择罡也见过一些过份追求的完美主义者,原来他们从小便不在父母身边,自认为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才能重新得到父母的关注与疼爱。
还有那些不善言辞的沉默者,常常是亲属代养或寄人篱下,他们生怕别人不开心,不敢表露自己真实的意愿和主张。
还有极度缺失安全感的人、过于焦虑自卑的人,刻薄自私贪婪的人,所有不完美的性格都带着深深的童年烙印。他们总是不自觉的将儿时的行为模式带入成年,并在长大成人后一意孤行的反复重演。
可惜的是,“玲玲”和许多人们一样,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他们没有选择和亲人朋友倾诉,缓解压力寻求帮助,也没有及时换个环境转移情绪。他们继续在痛苦中踽踽独行,熬到大脑和机体忍不住出手,为他们抹去了所有难堪的记忆。
如果此刻,这篇文章也让你想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请让我们都努力释然。有多少人的童年是完美无暇的呢?这里并不是让你把自己所有的缺点都归结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是希望遇到问题,不要像玲玲“”一样选择掩盖和逃避,更不要被回忆压倒,被过去拖累。
正视伤痛,才能医治伤痛。

–后语–
-无论此刻你们多么步履蹒跚,请一定向光明走去。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应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人生并不仅仅取决于你遇到什么人, 更重要的是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人遇到失败、挫折、屈辱、被强暴、被欺压或受到压迫之时,在不能解决情况下,人会以逃避或脱离而不愿面对,却又怎知道已留下了不能磨灭的疤痕,从而影响了自己一生。
每当触及到那伤疤,便不自觉地把旧经历一一翻滚,伤痛继而陆续出现使自己更难堪难受。
幼年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不懂处理,模模糊糊掩藏着,成长后,那些不愉快经历,不但没有消失,反而伴随着自己成长,更促使自己在不理解下而作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行为,甚至影响了性格。
所以,我们身为家长的应该好好教育下一代。
若遇到以上问题应尽早解决,或向可信赖之人求助,以免让情绪失控,甚至酿成悲剧时,却为时已晚……。

择罡 2015-11-04